学院共建背景
当前,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“一带一路建设”大力推进,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战略性调整,“中国制造2025”转型升级,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、“互联网 +”成为最近几年的国家关键词。
2019年2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》中指出“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,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,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”,“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;”,“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,鼓励发展股份制、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”,“到2022年,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(群)”,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“双元”育人”,“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”,“多措并举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”。
怎么样在院校综合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脱颖而出,怎样建设成为本地领先、全国**的院校,是摆在全国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面前的一个深度课题,也是一个难题。
2018年民航局发布《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》,明确我国将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。
青蓝控股集团响应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的号召,以改善国家人力资源供给侧矛盾为愿景,以助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、助力广大院校新时期新兴课程体系建设、助力众多企业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为中心,以自身航空集团多年深度积累和全国几十家航空组织的合作为依托,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手段,聚焦就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生态圈,成功开辟了“就业导向+产教融合+平台联动”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新模式。2022年,集团在总公司和集团旗下基金公司的支持下,制定了5年内共建20所二级学院的战略计划。
学院共建简介
学院共建是指青蓝与院校双方合作成立的二级学院(即青蓝学院)。青蓝控股集团提供航空人才整体解决方案、专业学科建设方案、项目实训、师资培训、就业服务、国际合作等资源,通过深入合作,贯彻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,推进院校办学机制和办学体制创新,扩大院校影响力,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就业质量。共同打造特色型、创新型、应用型航空职业学院。
学院定位
学院定位为一所高起点、高水平、精品化、重实践的新型特色学院,以“互联网+”为特色和载体,以高端就业为导向,以实战教学为优势,既是院校高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和平台,也是深化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突破口。
办学目标
以创新的办学模式,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实践基地,为大学生搭建完善的成长体系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。力争在五年内建成本地领先、具有一定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学院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。作为合作共建的二级学院,其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拟借鉴国际**高校和国内重点高校二级学院的经验,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建立学院理事会(董事会)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并通过建立“学术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”和“专家顾问委员会制度”等机构和制度,参与学院管理、专业建设、课程设置、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等探索和完善校内外联合办学的新机制,合作推动高校转型发展。
学院特色
1.“互联网 +”时代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者、领航者。
2.以航空产业发展和航空企业需求为向导,通过青蓝教育和院校共同的研发机制,转化为的知识和技能体系,完善人才培养体系。
3.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:参考全球**的创业课程体系及国内外创业案例,以专业协会、学会为指引,以上百名一线实战导师团为依托,构建学院自己的特色体系以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。
4.实践、实训、实习一条龙:以航空企业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进行实践、实训、实习。实践、实战环节贯穿始终,边学习、边实践、再学习、再实践,形成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的良性互动。
5.加强教学实践过程中外语沟通能力培养:强化英语教材和英语授课,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,重在情景模拟教学,强化学生实战能力和英语实战水平。
产业链接
青蓝控股集团通过几十家航空企业合作,结合产业企业需求,开设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课程,通过与院校深度合作参与办学,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,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。青蓝教育与院校相互融合、相互渗透,相互影响、相互促进,协同发展,实现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,融教育教学、生产劳动、素质训练、技能提升、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,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,使学生在职业生涯成长中具有长期竞争力。
合作形式
校企双主体办学 —— 青蓝控股集团向学校提供技术、资源、服务等教育化解决方案并与学校共同实施,积极协助横向纵向课题承接及研究,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培养,确保“产、学、研”的进一步落地。学校与青蓝教育共同管理、共同运营、互利共赢。
院校单一主体办学 —— 学校自主运营学院,结合岗位人才的专业需求,整合前沿的技术资源,师资力量,通过课程研发、师资认证与培训、实训平台搭建、实习实训等环节,辅助学院共同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。
合作获益
1.院校和青蓝有机结合,成功进行创新特色型学院建设;
2.通过多种合作方式,提高校方的教学和经济收益;
3.提高办学质量,提升学科建设、教学水平以及院校整体竞争力;
4.改善实践教学和特色创新基地的建设;
5.加强“双师”师资人才培养与认证,共享大汉教育师资库;
6.完善就业服务,有效提升校方就业率,大举提高就业质量
7. 引入航空企业实训资源,增强学生创新、创业和实战能力
8.提高校方社会美誉度,扩大招生规模与质量